又到一年端午時,網(wǎng)友每年打卡似的,又開始了永遠也爭不明、辨不清的話題——粽子是甜還是咸。對于生長在北方的我而言,鮮咸油膩的粽子是不太能接納的,糯米紅棗粽子始終是我的最愛,也不斷勾起了我所有的端午記憶。
端者,端正,人是天地之心,五行之端,故,端為始;午者,正中,“一縱一橫為午”,縱橫交錯才正中;由此,陰陽交錯立正,是為端午。中國的四大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端午節(jié)也列為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的節(jié)日,傳承千年,過端午自然有節(jié)日的儀式感,吃粽子、賽龍舟、掛艾葉、拴五色絲線、佩香包、飲雄黃酒……雖習俗不同,但主題宗旨都是祈福平安健康。在我的記憶中,端午節(jié)卻是一種味道,甜甜的,如同初夏般,明媚而不聒噪。
小時候,每年快到端午節(jié)時,媽媽就開始忙活起來,準備粽葉和食材,包粽子是技術活,先要取兩三片葉子將頭對齊,適當重疊,葉子之間不能有漏縫,也不能重疊過多,把它們彎成漏斗狀,先放三分之一的糯米,然后放紅棗、再放入糯米,壓實,用粽葉將食材包裹起來,這是最關鍵的一步,最后用線捆綁、整套動作一氣呵成,巧手翻飛間一個,四角粽快速成形。小時候我們家纏綁粽子用的是馬蘭草,再后來用棉線,還有用其他材料,但我一直覺得用馬蘭草捆綁起來的粽子更完美。那時看媽媽包粽子,是一種享受,等待粽子出鍋,總是最漫長的,粽葉和糯米的清香、加上紅棗的香甜濃郁,這種混合的美好氣味隨著鍋中的蒸汽飄出,勾引著肚子里的饞蟲蠢蠢欲動。粽子剛出鍋,我總是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咬上一口,軟軟糯糯、甜而不膩,那是一種幸福的味道。
要說誰和端午節(jié)最配,在我的家鄉(xiāng)屬油糕了。雖然現(xiàn)在還是不清楚,為什么我們那邊的習俗要吃油糕,也許,甜絲絲的味道,都是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期許吧。端午節(jié)這一天,一大早,街上的油糕攤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。油糕用的是燙面,加食用油發(fā)酵,在油糕攤的案板上,早就碼好一大坨燙油面,只見師傅麻利地揪出一塊,揉成長條,分拽成一個個面團,用手捏成面片狀,放入白糖餡料,包成球狀,最后雙手往案板上一摔,啪的一聲,餅狀油糕成形,然后放入七分熟的油中炸得酥脆黃亮,十分誘人。
提起端午節(jié)的這些美味,粽子C位,油糕做配,怎么少得了清甜可口的綠豆糕,我的端午味蕾記憶,便充滿著這三種美食甜甜的味道。
人們對甜的追求與生俱來,甜食能讓人們更加愉悅。端午佳節(jié),我們愛心滿滿地將種種甜味疊加,舌尖上的期許,正是人們千百年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。如果美好的生活有味道的話,那一定是甜的,如同端午節(jié)這般。
()
|
陜公網(wǎng)安備 6105810200014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