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生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我,童年的記憶里,離不開小舅舅的預制廠,因為那旁邊有來來往往的火車,還有和表弟妹們一起玩耍的樂趣,也是我們家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。當時的我們自然意識不到這個預制廠是伴著改革開放,市場經濟活躍的產物。
現在我們每每逢年過節(jié)大家聚到一起,“憶苦思甜”、訴說“革命家史”的時候,我總會清晰地記得小舅媽提起過的一件事:1992年出生的表弟,3歲多幼兒園開學時,因為家里拿不出幾百元的學費,只好讓表弟在家里待了一個多星期,直到舅舅借來錢表弟才順利入園。舅舅和外公外婆他們住在坡底村,就是招商區(qū)北邊那一片。90年代初招商區(qū)已在初步開發(fā),外婆家的葡萄園都被征收了。沒有了農田,也無其他經濟收入,望著年幼可愛的小表弟,言語不多的小舅舅思考了很久,當看到到處在搞開發(fā)、建樓房時,舅舅就想著辦一個預制廠,這樣樓板不會愁銷路。
對任何一個農村人來說,創(chuàng)業(yè)的啟動資金是個大難題,小舅舅也不例外。那時候雖說外公在政府部門工作,但其實是水利局這樣的清水衙門,更何況外公為人正直清廉臨近退休,微薄的薪資除了供養(yǎng)家里之外,也沒多少積蓄。外婆一直在家里務農,更談不上有什么資財。
所有的一切只能靠自己想辦法!舅舅之前開過一段時間農藥銷售部,稍微存了些,其實也只有2000多塊錢;再加上我們家當時種菜賣菜,爸媽給湊了4000多塊,外公再接濟了一些,就這樣,帶著不足萬元的創(chuàng)業(yè)資金,年輕大膽的小舅舅租賃了村里靠近火車站的一片荒地,置辦了預制廠必備的攪拌機、洗石機等,再購買了一些沙子、石子、水泥、鋼筋等原材料廠子就辦起來了!當時只雇了2個熟練工人,爸爸去舅舅的廠里當起了司機。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生產出合格的預制樓板,聽爸爸說,最初那段時間他和舅舅都會上前鏟沙、倒水泥,舅媽也會頂著烈日給預制板澆水,加速凝固……
一開始,鋼筋來源也是個難題,因為舅舅的廠子剛辦起來,沒人肯給他賒欠,錢款都要當面付清。舅舅就買了一個皮包,里面塞了厚厚一疊報紙。那天,舅舅裝作要去買鋼筋,把皮包夾在腋窩下面,鋼材廠的老板看到這樣子,很痛快地就讓舅舅把鋼材拉走了,等到說錢款的時候,舅舅裝作接了一個電話,然后匆匆忙忙就離開了,只留下了一句:你放心,錢下次一塊清!舅舅說他當時裝成大Boss的樣子,其實內心里虛得很生怕被人家拉住。
預制板生產出來最主要的就是盡快賣出去,這樣資金就能流動起來,于是舅舅騎著摩托車,去各個村里刷廣告,上世紀90年代那會,韓城周邊的村子都是土路,為了盡快把品牌打出去,舅舅就那樣,風塵仆仆,到芝陽、桑樹坪、龍亭、喬子玄……功夫不負有心人,預制板很快就有了銷路,并且因為質量過硬,口口相傳,廠里的生意日漸紅火。工人的數量也漸漸增加,舅舅在廠子東邊蓋了一排6間房子,其中3間是給工人們住的,還有一個大灶房。誰也想不到,短短3、4年后,舅舅的預制廠已經辦的風生水起,大概在2000年左右我上初中那會,記得爸爸每天天蒙亮時出門,晚上回來常常都10點多11點,廠里的生意好極了!聽爸爸說,他送樓板最遠去到黃龍那里了。
就是這樣,在舅舅的帶動下,周圍親戚家蓋房子,都用的是舅舅廠里的預制板,我們家的情況也漸漸好起來,在宅基地上蓋了新房子,爸爸騎了幾年的自行車也終于換成了摩托車,舅舅還給爸爸買了一部長虹手機。隨著兩個表弟逐漸長大,舅舅后來考慮轉行,到2010年左右,預制廠就不再生產了。在玩過一段時間藏獒后,舅舅和舅媽在街道上自家門面房開了個店,主營煙酒茶,一直到今天,店里一直掛著一幅毛主席的畫像?;蛟S以后自詡“思想領先同輩人50年”的小舅舅還會有其他想法和做法,但我想這都離不開國家改革開放的大環(huán)境和政府對商業(yè)和個體經濟的寬松政策支持。
我們每個人都隨著時代的洪流朝前走,國家宏觀層面的政策或許我們講不那么清楚,但卻與我們休戚相關。改革開放40年,我們都是實實在在的受益者,舅舅的預制廠伴隨了我們很多年,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回憶,也富裕了我們的生活。如果沒有改革,我不知道我們現在會是怎樣的生活狀態(tài)。如今我已經是一名共產黨員,更從心底里感謝我們黨和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,成就了我們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穩(wěn)步提升,也成就了千千萬萬個像舅舅一樣的有夢想敢闖敢干的人。“貧窮不是社會主義”,在追逐“中國夢”的路上,改革開放是我們求真務實的正確選擇。
|
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