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了小寒,天氣越發(fā)地冷了。一回家坐到母親那熱乎乎的炕頭上啥也不想干。可閑不住的母親哪里肯放過讓我干活的機會?只見她端過來一大盆子核桃,安排我剝核桃,馬上就過“臘八”了,準備些核桃仁煮臘八飯。
其實我對于“臘八”是沒有什么節(jié)日概念的,也從未知曉它的來由和習俗。記憶里的“臘八”就是吃一碗“臘八飯”而已,而我們盼著過“臘八”的原因,被這句俗語“小孩小孩你別饞,過了臘八就是年”所道破了。
記得小時候的“臘八”,母親總是提前幾天就開始著手準備材料。只見她將夏末曬干的花生一粒粒剝出來;又用小錘子把秋收的核桃一個個砸出核桃仁;還要挑揀顆粒飽滿的紅小豆、豇豆等五谷雜糧……而我總是自告奮勇幫她砸核桃、剝皮、挑挑揀揀之類的活,因為可以一邊干活一邊偷偷吃。
到了“臘八”的前一天晚上,將粒大飽滿的花生米、色澤金黃的核桃仁、各種各樣的豆子泡入大鍋中,這些材料都不易煮熟,提前泡好,“臘八”當天就派上用場了。其他地方流行吃“臘八粥”,可我們這里“臘八”不喝粥,家家戶戶流行吃碗“臘八面”。“臘八”當天,母親一早起來就和面、搟面,而我在爐膛口使勁地添柴火,泡了一晚上的豆水變成了褐紅色,看著這些花生、豆子在“紅湯”里翻滾,由生變熟、由干硬變綿軟,心里無比雀躍歡喜。趁母親不注意偷偷舀出來一顆核桃仁塞入嘴里解解饞,燙得直伸舌頭還不忘告訴母親豆子已經熟透了。母親將搟好的面條下入煮沸的湯里,白色的面條也被浸染成了豆紅色,看著就很有食欲。
爐火燒得旺旺的,不一會兒面條就煮熟了。煮熟的“臘八面”要先盛出來兩碗擺在供桌上給過世的爺爺、奶奶“獻飯”,祈求祖宗保佑后人平安、康健。而這混入四季所獲的花生、核桃、各類豆米煮熟的“臘八飯”則寓意著祈求來年豐收和吉祥。一人一大碗“臘八面”,再加上紅蘿卜絲、白菜、豆腐、粉條混炒一起的菜,大人們總是囫圇幾大口就把面條吃完了,而小孩子卻總是先慢條斯理地挑揀出碗里的核桃仁、毛栗子等先吃完,這才撈起面條吃。這一大鍋“臘八飯”還要給家里的狗、貓、雞、豬都吃上一些,“臘八飯”也是“舍飯”,有行善積德,眾生平等之意。
“臘八”作為春節(jié)的序幕,本不算一個節(jié)日,可“過了臘八就是年”,讓期盼過年的小孩子對它“情有獨鐘”。小時候,過年就意味著有肉吃、有糖吃、有新衣服穿、有壓歲錢花。這對于小孩子來說總是很有盼頭的,所以,一到天冷了小孩就會盼著怎么還沒到吃“臘八飯”的時候?怎么還不過年?
現(xiàn)在的我們,想吃什么去趟超市采買一番就都有了,超市里各色貨物、琳瑯滿目,任你挑花了眼睛,可再也買不回來童心雀躍歡喜、吃不出來初心團聚平安。而今的“臘八”最大的意義,或許就是在隆冬時節(jié),穿越風雪,回到家與家人團聚。那就請馬上撿回初心,踏上歸途,這個“臘八”回家吃一碗母親做的“臘八飯”吧。
()
|
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